257、投诚、赐官(1 / 5)
楚河率领万余兵马,为了保护天水郡的百姓,不惜和黄巾军二十万精锐死战。
又想到自己受蜀国俸禄,却为了保存性命,没有与秦州共存亡,便是最顽固的公输车,这个时候都是沉默下来。
楚河制止了陈桐继续说话。
他之所以跟况濮等说那么多,觉不是为了讽刺对方,而是有心将他们收入麾下。
况濮不用说,虽然修为差了一些,但才能还是有的,拥有治理一州之地的经验,要不是受到四大家族的掣肘,他定然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别的不说,礼贤下士,提携后进,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当然,真正受到楚河重视的,便是董厥了。
董厥如今没有投入诸葛亮门下,也不曾当过蜀国的官职,容易为自己所用,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理念。
若是得到董厥的投靠,定然能让常定军的实力再一步提升。
这可是不比姜维差多少的天才人物,和姜维一样深得诸葛亮的看重,先后担任了丞相府令史、丞相主簿,最后官至辅国大将军,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同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与姜维一文一武的支撑了蜀国许久。
如此一尊牛人送到自己面前,楚河当然不可能放他离去。
楚河现在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这也是没有办法,单是天水郡一地,就极为广袤,需要诸多管理人手。
天水郡民智开化程度极低,书院学府等极少,尽管楚河可以利用天眼发现人才,也开始设立各种书院学府,但更侧重的是武力方面。
就算发现了精神力天赋不错的,要培养起来,三五年时间是决不可能的。
这事实上形成的重武轻文现象,使得常定军兵将精良,但治理民生方面的人才极少。
以前天水郡的官员大部分被黄巾军所杀或者逃走,没有留下多少可以重用的旧官好官,因此楚河不得不从那些投诚的士族中选取人才,让他们参与天水郡的各种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