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看法(2 / 4)
“当然不一样了,两千年以来,这个地方都是世界经济和文明的中心,他们内心有一种和苏联人不一样的渴望……”
苏联人是战斗民族。掌握他们的思想比较简单,对于这样一个能够用核弹封堵油井的牛x无限的民族,凯瑟琳也就不多说什么了。相信在苏联呆过那么些年的哈默,对此的了解肯定比自己更为深刻。
“相对于苏联而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更加的不同,他们主要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我们这边更加的……委婉。”
凯瑟琳如是说。
“委婉?”
哈默也是有些思索。
看得出来,这一两天之间,他恐怕也遇到了一些自己感到疑惑的事情。
“中国人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数千年里面,他们文明发达,人口众多。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必须协调和处理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和西方不一样,西方自古以来的人口都比中国少太多了,所以西方世界也就不在乎这一点了。
不管如何,在未来的年代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都是很重要的。
上辈子的凯瑟琳“有经验……”
不过现在的凯瑟琳,对于这种事情倒是不那么在乎了。西方同样将人情,但是他们之间的表现,就比较直来直去了,不费脑子……
哈默这个时候在思考。
而这个时候,凯瑟琳不由得看了看这个在中国被自己抢了“第一人”位置的大资本家。
1921年初夏,哈默到达苏联。在看到苏联马拉尔地区大量的白金、宝石、毛皮卖不出去,而粮食又严重短缺的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哈默头脑中形成。他联想到当时美国粮食大丰收,粮价下跌,便提议:以100万美元的资金,在美国紧急收购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卸下粮食后,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他货物运回美国。哈默的建议很快被苏联高层采纳,列宁亲自回电表示认可这笔交易,并请哈默速抵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哈默就受到了列宁的接见。为使年轻的苏维埃得到休养生息,列宁格外重视哈默的提议。从此,他们之间结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列宁鼓励哈默投资办厂,允许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从而使他成为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话,哈默在1979年这年来到中国,同样也得到了第一个在中国开采煤矿的外国人的位子,这人堪称是红色第一人了。
而这个时候,凯瑟琳脑中突然闪烁了一下。
或许……两者之间有合作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