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笔刀(4 / 4)
第十名: 李乾顺(西夏君主)。
第十一名: …………”
时韬看完,呆了半晌,恍然若失。
“尔等堂堂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数千年文明,高贵如斯,却于岩居穴瞑之蛮夷野族之膝下,奴役本族之百姓,致使尧舜之文明故邦,竟成腥膻弥漫之地。凡汉家儿郎,宜高举义旗,奋起抗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时韬抬起头来,饮了一杯酒,指着报纸涩声道:“李华,这就是刘云他们不愿意和咱们在一起的缘故呢?”
李华点了点头,面色也是无奈。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这报纸在燕云十六州之地传播,“民族”与“汉人”的字语在燕云之地也成了热门话题。许多汉人,尤其是年轻人,又悄悄穿回了汉家衣冠。不知不觉中,结社的年轻士子多了起来,“炎黄后裔”、“春秋大义”也成了他们热议的话题。
往日里,他们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并不知道自己出身的高贵。如今谈到自己的先祖,谈到自己的文明,那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自豪感,从心灵深处全部迸发了出来。
就像报纸上所登的一样,“华夷之辨”乃是确立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明。“国家民族”则是提醒众人,要忠于自己的民族,。“蹈义而死”,则是要人人有牺牲精神,建立中华文明的理想国。
“刘云想要做回汉人,又岂是那般容易! ”
谢一峰摇摇头道:“戎狄蛮夷,南人视我等为番人,女真人又当我等是汉人。汉人孱弱不堪,又岂是女真人之敌手。原来还有个王松,现如今王松已死,汉人又是一盘散沙。这天下乱糟糟的,不知道要到何时?”
“谢兄弟,你说的甚是!”
李华黯然垂头道:“可是,你能否定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汉人吗,我等谁都没有办法否定!”
时韬苦笑道:“可不是吗?不然我伯父又为何被称为“汉奸”,而不是“女真奸”、“契丹奸”。就如董才和郭药师一般,即便是被赐为完颜姓,可他们还是汉人。谁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民族!”
烤好的野味被端了上来。原本兴致勃勃的几人,此刻都变的索然无味。
一阵秋风吹过,谢一峰不由得裹紧了衣裳,嘴里面轻声说道。
“秋高气爽,草长马肥,恐怕女真大军又要难下,两河、陕西,甚至是中原之地,又要遭遇一场浩劫,真可怜了那些汉人百姓啊!”
平日游手好闲的豪门子弟,莫名地发出了一声感叹,感伤起自己同族的命运来。
李华二人见时韬只是摇头叹息,没有意料中的暴跳如雷,都是有些惊诧。
谢一峰摇了摇头,俱是亡国之人,难免会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