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血染海疆4(3 / 5)
这是日本支那特遣舰队的主力,几乎云集了日本海军大半的战斗力,向刘公岛方向航行,虽然海况恶劣,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舰队的航速,现在的整个舰队的平均航速超过十一节,这几乎已是那些运输船的航行速度极限了。为了跟上主力舰队,那些运输船都拼命的向锅炉里添加煤炭,烟自己喷出的滚滚黑烟直冲云霄,很远都能看见那弥漫在海面上的黑烟。
“嗨,将军说的不错,那里正是刘公岛,帝国海军中兴的地方!”
山屋他人旁边,一个长相白净,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的年轻日本海军少佐接话道,话中难掩激动跟得意。
从威海港东眺,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耸峙的小岛。朋友告诉我,那就是刘公岛。威海海口南北走向,海岸线均匀前伸,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海湾。从高处俯瞰,那海湾极像慈母舒展的双臂,刘公岛就坐落在两只手臂缓缓围拢的胸前。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在岛上设电报局、水师学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该岛东部海域。
在民国近代史上,刘公岛注定将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就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1895年的2月14日,大清国的北洋海军在这里向侵略者签署了《刘公岛降约》。10艘北洋海军的军舰,全部换上了日本国的旭日旗。仅余的“康济号”被解除武装后,装载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戴宗骞、沉寿昌、黄祖莲等6位北洋海军将领的尸棺,黯然离去。
中日甲午之战以侵略者的胜利、被侵略者的惨败而告结束,曾威震海内外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两个月后的4月17日,在大清朝二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李鸿章,于日本的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署了《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俗称《马关条约》。《条约》名为“中日讲和条约”,实际上条条款款都令中国人蒙受着巨大羞辱: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更可气的是,《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国以“条约”侵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为由,纠集法、德两国出面干涉。日本因无力抗拒,被迫接受三国条件,结果又让清政府拿出白银3000万“赎回”自己的国土送给另一个国家。
这个年轻的海军少佐确实有自豪跟骄傲的资格,尽管以他的年龄是不可能参加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毁灭了远东第一海军北洋舰队的资格。但是他的父亲长山兵卫郎却参加了那一场海战,并重伤了北洋海军一艘战舰,于战后亲自受到明治天皇的接见,更得以在二十年内累升为海军少将。
作为一个胜利者的后代,如今再来到这个昔日给帝国带来了辉煌之始的地方,他确实有自豪的资本。
然而,山屋他人心里却没有任何开心的想法。仍旧举起了望远镜看向远方已经完全暗下来的海平面,望向被他们死死咬住的民国海军主力舰队所在的方向,眉头皱了起来。
远方的海面上,雷声轰鸣,刮起的狂风卷着打着白沫的大浪,尽管这里距离风暴的中心已经有上百海里了,但是在被搅动的洋流带动下,也为海上正在赶路的舰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这漆黑一片的海面上,一艘潜艇正在破浪前进,由于风浪太大,潜艇的艇船不时的高高翘起,然后又没入水面之下,顽强的向着西北方向航行着。
这里是威海卫东南海域,距离刘公岛尚有二十多海里的距离,这艘正在高速航行的潜艇正是中国海军的攻击型潜水艇,编号009的九号舰,舰长方远小说章节。
方远和他的潜艇从开战一来一直游曳在台湾至日本之间的海域,凭借着海狼级远洋潜艇的出色性能,以及日本人对于潜艇的陌生,大半个月来已经先后击沉了二十多艘日本籍商船跟军舰,总吨位超过了四万多吨,战功可谓赫赫。当然,在数场与日本海军的大小战斗中,方远跟他的九号舰也在日本人手上吃了几次亏,尽管占据了天时地利,但是日本海军的过硬素质,在一次偷袭中,一艘日本一千多吨级的轻型巡洋舰的炮弹就差点击沉了九号舰的指挥塔,好在那炮弹只是擦着过去,虽然令潜艇的一侧外壳受到轻伤,按规定也是需要返航进行维修的。不过,方远他们还没来得及返航准备维修呢,就从无线电收到来最新的命令,海军部命令他们火速赶往威海卫,参加对日本特遣舰队的围剿战役。
从东海到黄海全程合适千里,好在一路上海军也安排了多艘补给舰在外海为他们进行了补给,经过了数日的赶路,如今九号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民国海军全面反攻,发动对日本舰队的围剿战役,时间已是一触即发了。
“……报告,指挥塔来电,九号舰立刻编入第一支队,前作坐标xxx,xxx海域,等待下一步命令!”
“命令收到,立刻执行!”
“是!”
控制着潜望镜遥望了一阵海平面,方远用了不小的功夫,才把心中激荡的心情安抚了下去。
与日本海军的大决战,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身为民国海军的一员,昔年北洋水师之耻又有哪个人真正的忘记过,那就仿佛一道魔咒一般,每时每刻都在腐蚀着他们这群守卫民国海上边疆的将士们的心田,一刻也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