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扬帆起航(2 / 4)
他把最短的一组与木筏一边的中心放在一起。
对准了位置之后,周晓峰就用【硬刀】在木筏和那组木头的相应位置钻了几个孔。
为了保证起风升帆增加受力面积,大风收帆降低损害,他不能用榫卯之类固定的方式。
所以他还是用藤蔓绳来打结。
使用“8字结”,这种结较为宽松,他可以直接轻易控制风帆的位置和力度,较为灵活变通,同时又不会轻易散架。
同样的,对另外的两根比较长的木头,他也如法炮制,一端与木筏绑在一起。
较短的那一组木头是高,而较长的两组是边,这样就形成了在木筏上的一个可以活动的三角形结构,用来固定风帆。
他上下摇摆着这个风帆“桅杆”,感觉还算合适,移动不太生硬,也不会轻易地散架。
同时风帆又能够调整左右的角度,完整利用风力。
他又用榫卯结构,在三角形的“高”那组木头上,固定了一个把手,这个把手就可以用来移动风帆。
“桅杆”准备完成,周晓峰就开始对风帆下手了。
两块防水布折叠成相应的三角形形状,周晓峰用【硬刀】在防水布的边缘每隔5公分就开一个小孔。
这些小孔是用来捆绑帆布用的,小孔距离平均且密集,使其受力平衡。
为了防止风帆上面的洞因为受到狂风拉扯而被绳子划破,周晓峰还特意准备了木质圆环。
这些近200个圆环是他每天晚上花2小时,雕刻了很长时间才制作出来的。
把木质圆环固定在帆布的洞上,他用“天遮结”来把帆布固定在木头上面。
把“丝兰”做成的坚固短绳一次次穿过帆布上面的洞口,周晓峰花了1个小时,终于把帆布给固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