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惊人的海外票房(2 / 3)
张少杰可以断言,在香港电影票价不涨到30港元以上,4300万港元本地票房纪录,将会牢不可破!
此时,《摩登保镖》香港的票房分红216万多,已经到了张少杰账上,扣除15%的税率之外,也是有183万多港元,算是一笔横财。
等到海外票房结算完成之后,预期至少是香港本地票房分红的4倍以上。
当然了,暂时而言,这是嘉禾公司传统亚洲电影市场的收益。至于北美、欧洲,那可能会等到明年后年,甚至更久之后,才就可能有机会上映。亚洲以外地区上映的票房分红,张少杰今年以内是看不到的了。
183万港元,张少杰直接存在银行的账面上,吃利息。
再加上之前抛售佳宁置业获利,还有近期的稿酬收益,躺在张少杰银行账户的现金,已经开始达到了1300万港元的规模。按照活期存款年息1。5%来算,一年存银行的利息也将达到21万港元。
这么一笔雄厚的资金,再加上《大唐双龙传》出版带来的每个月100多万港元的收益。还有《摩登保镖》海外票房还未就算出来的分红,张少杰对于《大唐双龙传:起源》这一部电影的拍摄,开始充满了底气!
“不就是烧钱吗?谁怕谁!貌似历史上嘉禾的《蜀山传》请了工业光魔来做电影特效,总成本也不过是2000万港元的投资,附带的还挖了工业光魔的墙角,在香港建立了嘉禾的电影特效工作室!”
张少杰心中算计:“请工业光魔,那是必须的!因为,此时全球工业光魔可谓是第一家对外服务的特效工作室,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特效部门,不过那些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特效部门只给自己公司的电影提供特效服务,并不是对外提供服务。不知道做《大唐》的特效,需要花费多少?如果有2000万港元的预算,算来,也是应该够了!毕竟,也没有想到要做到《泰坦尼克号》那种程度,只要达到《中华英雄》那种程度,就够了!”
香港的电影,其实也是给自己的玩死了。80年代,每年香港电影的产量,有400多部电影。而嘉禾、邵氏、新艺城这样的大公司加起来每年的产量不过是百部电影。
其余的电影数量,绝大多数都是小公司,或者是独立制片的导演随便拉起一些投资,就弄出来的低成本、劣质的闹剧。
每年300多部低质量的电影,除了在香港本地电影市场中上映之外,更是热衷于到海外市场骗钱。
台湾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市场,在这个年代并不挑剔,或许垃圾电影业能够在海外市场赚钱。
但是放映多了这种低质量的电影,随着东南亚市场观众的品味逐渐的提高,不免会认为香港的电影垃圾电影多过于精品的电影。
等到香港电影的口碑,从现在的“都好看”,变成观众眼里的“垃圾居多”的时候。好莱坞的精良之作的大片,就会一下子,冲垮香港电影在亚洲票房电影市场的统治地位。
张少杰没有办法让香港成百上千糊口饭吃的小导演们,不去拍摄低成本、圈钱为目的的烂片。
但是张少杰至少可以影响宝龙电影公司的经营,让宝龙电影公司成为“大成本,大制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