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焉耆虽小实为大,两国烽火起五城(3 / 5)
这其实也印证了唐朝虽然已经正式介入西域,但却缺乏足够的力量去统治这么辽阔的地方。
唐朝还没有做好准备,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军事上,以及认识上的。
正如贞观十六年,李世民曾经自怨自艾地说:“朕闻西州有警急,虽不足为害,然岂得无忧乎?往者初平高昌,魏征、褚遂良劝朕立麹文泰弟子,依旧为国,朕竟不用其计,今日方自悔责。”
显然,如果要经营遥远而广大的西域,光靠唐朝现在的人力和架构,即使能胜,也无法固守成果。
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开创新的模式。
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已在心中做了一个庞大而充满希望的构思,在西域这块土地之上,完全可以以夷制夷,他将大规模地启用番将和番兵。
从而可以让中原的将领和战士,成为管理者和协调者。
但西域前线,郭孝恪依然要承受屈利啜的雷霆之怒。
为了夺回焉耆王突骑支,也为了报复郭孝恪,他率领五千劲骑,追击郭孝恪到了银山。
但唐军展示了优良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在正面决斗中,郭孝恪击败了屈利啜的主力,并且追击了几十里。
西突厥的乙毗一系现在已退出了西域的竞争,但唐朝也没有能力直接统治广大的西域地区。
唐朝亲自培养的泥孰系射匮可汗,已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虽然和唐朝还没有直接撕破脸皮,但双方已经开始了明里暗里的较量。
焉耆的争夺,唐朝首先吃了一个哑巴亏,这事实上已经表明,射匮可汗在塔里木盆地的力量,在飞速发展,他在全盘接收原乙毗系的力量和地盘。
李世民和射匮可汗终于要直接硬碰硬干一场了。
那就是对于阿史那贺鲁所部的招降。
天山以北,西域东部,唐朝和射匮可汗的西突厥也展开了争夺,那就是属于阿史那贺鲁管辖下的处月、处密部落。
贺鲁当时的牙帐虽然远在一千五百多里的多逻斯川,但他却是乙毗可汗属下管理天山以北,西域东部的重臣。
为了接收这部分土地和势力,射匮可汗的方式简单直接,他发兵攻击,追逐贺鲁。
由于乙毗可汗整体已经失势,困居白水胡城,因而,贺鲁孤掌难鸣,被射匮可汗逼迫而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