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迁都避敌遗世讥,生死之际搏先机(2 / 5)
在李世民“十年灭突厥”的豪言坚持之下,南下迁都的计划才暂时终止了。
虽然因为突厥的压力,李世民的处境得经改善,但他并没有取得李渊进一步的好感。
因为,突厥的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保护李世民,一样也可以伤害他。
中伤的理由冠冕堂皇,“突厥虽屡为边患,得赂则退。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兵权,成其篡夺之谋也。”
养寇以自重,古今所在多有。
李世民的对手们将李渊也拉下水,直指李世民的胃口并非止于太子之位,最终目标是皇帝宝座。
这是一句杀人诛心的话,直指问题的实质。
自从平定洛阳之后,随着李世民军功日盛,秦王府中人蠢蠢欲动,李渊虽然已经着意压制李世民的风头和势力,但他同样感受到,来自李世民强大实质型压力。
李世民终于成长为一个连李渊也需要忌惮的角色。
他面临不进则退,一退就死的绝地。
李世民不认命。
求变才能生存,他开始计划应变的措施。
长安始终是李渊的地盘,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东方,在洛阳,那是足以匹敌长安的东都,一旦形势恶劣,他还可以凭洛阳扭转战局。
李世民是一个行动派。
他先派遣心腹温大雅镇守洛阳,然后让张亮带领一千多精锐,出关交结山东豪俊。
也许这是李世民的底线。
最不济也可以东西抗衡,作个权重一时,割据一方的藩王,他决不会束手待毙。
但李建成开始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