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迁都避敌遗世讥,生死之际搏先机(1 / 5)
岂止利好,更是救命。
长安城是李渊的天下,但在战场之上,李世民才是大唐真正的战神。
突厥自颉利可汗上台之后,在梁师都的教唆下,比以往历次突厥的入寇更为凶猛和直接。
历观整个李唐王朝,对付突厥人,李世民是不二人选,李渊深知此点。
他不可能无视突厥的压力,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李世民失去一切。
当时李唐王朝,因为突厥之患,甚至于非常慎重地考虑过往南方迁都。
这并非谣言。
有人上书言事,有理有据地说:“突厥屡寇关中,以子女玉帛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
李渊慑于突厥之强,已成惊弓之鸟,他真实地派出了使者,往山南寻找适合建都的城市。
并非只有李渊有逃避之心,朝廷中的元老派和李建成、李元吉都同意迁都的建议。
但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
他壮怀激烈地向李渊进言说:“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
李世民接着以舍我其谁的霸气,继续做李渊的工作:“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藩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李渊是大唐开国之君,气魄还在,思量之下,知道逃避也并非上策,他对李世民表示赞扬道:“善”。
李建成心中不乐意了。
他在旁边阴阳怪气地说:“昔樊哙欲以十万兵横行匈奴中,秦王(李世民之言得无似之。”
樊哙所言,已被证明只是一句大话虚言,李建成用李世民相比樊哙,满屏的讽刺意味。
李世民并不生气,他气定神闲地反击道:“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