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家大国推忠孝(4 / 5)
苏威深得其父和其家世代为官的精髓,杨坚和他一席相谈后,对其大为倾倒。
因为杨坚本来就是其父苏绰治下的官僚,因而,苏威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框架,深得杨坚之心,君臣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最重要的是,他们二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为政治而生,也可为政治而上下求索。
杨坚化家为国,是一个将自身所有思想和行为,物化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并且想让它渗透于国家日常的生活之中。
苏威更是深得其中三昧。
他非常精辟地提出一个理论,他假托他父亲苏绰之名,说是苏绰的经典传世理论,“唯读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何用多为!”
这是一种以小家庭的孝道,化为国家层面的忠孝,是一种高明的洗脑思想。
治国先立本,本就是思想,苏威提出,导孝为忠,化悌为顺,形成绝对的父权和君权崇拜。
这就是杨坚求之不得的效果。
但是,这种军政一体化的教条式管理理念,蕴含了对知识文化无比的轻视,理所当然地遭到当时名士的指责和反驳。
国子博士何妥当场就发现并指出,苏威理论上的欺骗性和绝对性,他用了三个有名的思辨反问,去证明苏威的荒谬。
第一苏威所学,肯定不止孝经。
这本身就是欺君。
第二苏威说,这是他父亲苏绰的教诲,如果是真实的,那苏威就是不遵从他父亲的教诲,因为他读了别的书籍。
这就是不孝。
第三,如果苏威之父苏绰没有此语,那苏威编造此话,等同于欺君。
从逻辑上说,何妥的说法成立。
但他却并没有掌握杨坚认同苏威谈“孝”的实际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