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擢于寒微成国士,人有短长足为师(1 / 5)
旧人已去,新人当道
李世民展示了他一生之中,金光闪闪的优点,那就是不拘一格识人才,择才而用。
唯有人才,才可以决定一个朝代的上限。
识才得才用才,才是李世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贞观治世,人才济济,李世民曾经站在高楼之上,看着士子们兴高采烈地拜舞而去,不无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虽然是对于贡(科举选才的感叹,但自从太原起义,到征战扫平四方,直至登基为皇帝,李世民从来都在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路上狂奔。
但作为皇帝的他,求才得贤用人之路,却并没有想象的顺利。
用人之道,随世变化,有一个转变。
春秋战国是世袭,讲究世卿世禄,做官是垄断行为。
两汉以降,察举制和辟召制占主流,毫无疑问,这种资源会被权力和财富所左右,沿及魏晋,终于发展成极致的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阶层固化分裂,一切以门第出身,瓜分社会资源。
但进入南北朝后,社会变化剧烈,南北士族阶层不可抑止地衰败,加上社会矛盾错杂,“唯才是务”再一次提上议程。
于是,科举,作为一种选才的考试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
但科举选才,在唐初的影响和规模都非常小,贞观一朝,平均每年进士科取士,大概是九人左右,相对于官僚体系而言,实在微不足道。
科举制不得其力,选士主要还是依赖举荐了。
这是李世民的烦恼。
贞观之初,他就曾经责备封德彝,说让他举贤,却不见丝毫动静。
封德彝自然有一套说辞,“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李世民对此不能同意,他反驳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李世民求贤若渴,深知武力可以得天下,治天下却需士人共同戮力辅佐。
他不止一次对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