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先下手为强(1 / 3)
九月初,吴邵刚就抵达了洛阳府城。
河南行省制置使吴绍武,官邸就暂时设立在洛阳府城。
吴绍武的气质早就变化了,其本来就有颇多的经,做过县衙的吏员,也做过县尉、县丞和县令等等,对于下面的政务是很熟悉的,后来在云川学府学习了一段时间,在节度使衙门也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见识也增长了,故而能够胜任制置使这一职位。
吴邵刚对于吴绍武的能力,也是完全认可的。
吴绍武出任河南行省制置使后,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稳定地方,其二是囤积粮草,让河南行省所辖的府州县的常平仓,粮食全部都是满的。
这已经说明了吴绍武的预见性,也说明了他是完全按照吴邵刚的要求做事情的。
洛阳府城本就驻扎有三万大军,八月中旬的时候,临时驻扎在京兆府的三万大军,也秘密开拔到了洛阳府城。
一共是六万大军,其中五万合州御前诸军的将士,一万鼎坤军的将士。
跟随吴邵刚抵达洛阳府城的,还有郝经、张文谦、蔡思伟、张炳辉和袁世春等人。
大军秘密的调遣,得益于情报署获取的情报。
两淮的异动,情报署倒是没有发现,但蒙古大军突然分兵的事宜,情报署捕捉到了。
按照吴邵刚的预计,最多到十月份,襄阳府城就守不住了,如此关键的时刻,蒙古大军怎么可能分兵,而且是前往淮北而去。
难道说蒙古大军准备同时进攻襄阳府城和两淮吗。
这个情报,在节度使衙门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形成的一致认识,就是两淮可能出现巨变。
前后的情报联系到一起,包括贾似道在朝廷拼命的清除异己,置吕文德于死地,这一切都可能逼迫吕文德铤而走险,做出重大的决定。
吕文德造反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大的气候,造反就是死路一条,相信其不会选择,剩下的选择,就是归顺大元王朝了。
做出了这个分析之后,就连吴邵刚,都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恐怕忽必烈都不会想到有如此的好事情。
从蒙古大军分兵这件事情上面,吴邵刚佩服忽必烈的胆量,也察觉到危险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