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 / 4)
怎么知道,那条鱼腹有东西?
谁去发现,鱼腹里面的东西?
发现的人,会不会识字,忠不忠心!
所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不会成功,还会送命。
可见,陈胜、吴广不是莽夫,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诸多环节、细节都考虑好了。或者说,他们背后有高人指点。
事情进展如陈胜、吴广预期一样,鱼腹肚子里面的东西,被人发现。也没有人泄露秘密,并在贫民之中引发了舆论。对这种诡异的事,不感到奇怪,那才奇怪。
第一步成功了,增加了陈胜信心。接着,他要走第二步,利用鬼神立威。
陈胜让吴广深更半夜,去古庙点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大楚兴,陈胜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整件事的谋划者、策划者是陈胜。执行者,是吴广。也许,两人商量好了,起义之后,陈胜当王。或许是陈胜胆子大,主动说我来当王,出了事,我担。又或者是吴广怕起事不成功,连累家人,不想冒这个风险。
陈胜、吴广分工明确,陈胜是主谋,负责谋划。吴广是次谋,负责执行。同时也告诉我们,陈胜有当领导的潜力。
贫民和戍卒听到这种可怕的声音,都惊恐起来,议论纷纷。不知道为什么,县尉睡过头了,不知道夜晚发生的事!也没有人把这件诡异的事,告诉县尉。
后面记录的话,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县尉脾气暴躁易怒,经常打骂下面的人。再加上下雨,逾期,不能完成任务,心情烦躁,总是喝酒。县尉与下面的人关系不好,又没有心腹。所以,没人把这件事告诉他。
针对县尉的性格,陈胜、吴广实行了第三步激怒贫民:演戏。
陈胜是策划人,吴广是主角,县尉是配角,群众是九百多贫民和戍卒。吴广为人和善,对贫民和戍卒友善。陈胜利用这个优势,来完成最后一步:起义。
吴广当着群众,上演了苦情戏。他当着县尉的面,多次扬言,要逃跑,不想干了!
县尉很配合,不仅喝了酒,还拿出他的暴脾气,不但抽打吴广,还当着众人的面侮辱他。
群众眼神充满怒火,这是陈胜、吴广想要的结果。
戏演得差不多了,再不反抗就会被打死。县尉拔剑,要杀了吴广,以儆效尤,达到震慑的效果。
剧情出现反转,吴广奋起夺剑,斩杀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