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两百二十一回 鱼香肉丝(三)(3 / 3)
再次,曹操与陆仁之间的关系一向良好,通商往来比较密切,相应的封锁也就远不及对孙刘两家那么严,这对比较庞大的荀氏宗族来说,跑路也会方便许多、安全许多。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些,荀在夷州还不会过得怎么快活,毕竟曹操称公的事太伤荀的心了,可问题就在于陆仁在对汉室的态度上很令荀满意。
陆仁一直是在坚持一种对汉室尊重但绝不盲从的态度,这就与荀的理念很相近。确切的说,陆仁发觉荀的治政理念,竟然有些接近于后世的君主立宪制,既皇室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言人、招牌,理应受到相应的尊重与供奉,但权力却不能让皇室握在手中。
其实荀的理念是来自于春秋时期,也就是诸候虽然争霸,但对周王室却很尊重的那种情况,只不过现在是把周王室换成了刘姓皇室,春秋诸候则是换成了天下的世家。换句话说荀这是站在世家的利益角度上,希望出现一种有能力的世家共同理政,从而振兴汉王朝的想法。这也就解释了荀当初为什么会那么支持曹操的“奉天子以令诸候”,但是对刘姓皇室又会那么在意的那种情况。而曹操的称公一事,却使荀彻底的看到了曹操想独霸天下的野心,这与荀想贯彻的理念相差甚远,因而也就促成了曹、荀的破裂局面。
再到陆仁这里,陆仁其实是根本就不把皇权当回事,自己既自知没有能力也不想当皇帝。只是由于自己的地盘是夷州,其愤青情节使他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分裂国土的x奸,再就政治利益而言,陆仁也需要汉室的存在,所以陆仁一直坚称自己是汉室臣子,维持着国土大局上的统一。这就使陆仁既对汉皇室尊重且供奉不断,但却又不是事事都听从皇室命令的局面,结果这就正好和荀的理念碰到一块儿去了。
荀知道自己无力制止曹操,但在有生之年,还能辅佐一个有着相近理念的诸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尤其是陆仁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制约住曹操的进一步越上,以及之后的为汉伐胡,都令荀感到无比的欣慰。故此今时今日的荀在夷州尽管没有正式任职,但作为一个客卿、一个高级顾问,荀还是很尽心力的。只不过人性本惰,荀在夷州又没有正职,再加上夷州的生活富足自在,荀这多年下来也就难免会变得有些懒散,毕竟年纪也大了嘛。要换在现代,早都可以退休了。
闲话到此为止,只说荀睡醒一觉,并且出门散了一圈步之后再回到陆仁的面前时,陆仁这里也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了一个设想。见荀回来,陆仁就向荀道:“荀公,我想了很久了,最后决定对孙郡主想赴北境助战一事全力支持。毕竟江东那边被尚香这么一闹,孙权再想对我们夷州干点什么,恐怕会激起江东民愤,以孙权的才智,他也不会做这种蠢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该给他个台阶好下台。只是我有些吃不准周瑜是什么想法,万一周瑜夹杂了点什么别的想法在里面,我们夷州只怕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荀在散步的时候也想了很多,现在见陆仁提起来就笑道:“义浩过虑了。老夫以为周瑜不会有什么诈谋夹在其中。”
陆仁奇道:“荀公为何如此肯定?”
荀再笑道:“义浩你不妨想想,这周瑜近数年来,在江东却是何种处境?据你我所知,近年来他被削去的兵权可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孙权真的是对周瑜完全信任,又怎么会削去周瑜不少的兵权?或许可以这么说吧,现在的周瑜,其实未到夷州之前的老夫很是相像,所以与瑜实可说是同病相怜。他如此行事的一些想法,也是能够猜得到的。”
陆仁来了兴趣:“还请荀公细说一二。”
荀抚须微笑道:“空有一身才智,空有胸中报负,却因忌讳功高盖主而不得不作出诸多的退让;虽有意进取荆州,以图实现江东的天下二分之谋,却又因为有个诸葛孔明卡在了荆州,让他的胸中大计无法施展。岁月不饶人,现在的周瑜也已经是四十余岁的人了,转眼便会至半百之年而垂垂老矣,却又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无法去建功立业,甚至是将一身的本事就此埋没终生,以周瑜的脾气又哪里会甘心如此?现在忽有一个良机就在眼前,既能够不背主负友,甚至是帮主君做些什么,同时还能一展长才、青史留名,换作是,或许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陆仁马上就听懂了荀话里的意思,想了想就笑道:“看来荀公与我的想法也很相近,不过为了周全起见,我打算请周瑜来夷州小住几天,荀公以为如何?”
荀笑道:“看来义浩你心中已有定夺,只不过是因为心有顾虑而其心未坚,所以才会向老夫问出这样的话。嗯,如此也好,却也很想见见这个当初一把火烧退曹孟德的人物。”
陆仁道:“荀公这么肯定周瑜会来?”
荀又是一笑:“如有诈谋,他必不敢来。但他无有诈谋,为显己诚,又怎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