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回 信至吴郡(2 / 2)
————————————————————
吴郡吴县的某个庭院之中,有个文雅的少年正在书房中用心的读着书,忽然门人领着几个风尘仆仆的人来见这少年。少年一开始也没怎么留意,不过在展开书信细看了一下之后就脸色大变,急忙唤过几个送信之人问了几句话之后,就让他们都退了下去,自己则在书房里沉思了起来。
良久过去,这少年才摇了摇头,望着书信轻叹道:“义浩吾兄,事情怎么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不过现在看来,曹公真的是很器重于你啊,你才年方三十便已守尚书仆射,如今还要任徐州刺史镇抚一方,我吴郡陆氏得有你在便中兴有望。只是如果真如你信中所说的那样,难道这数年前康叔父之死一事,又要在你的身上重演一次不成?”
想到这里,少年的身躯不由自主的颤了颤。再略一沉吟,少年就喊来了几个仆从,各自吩咐了几句之后仆从散去,少年则呆在了书房这里坐等回音。
过不多时,另有一个看年纪比少年小几岁的少年来到了书房这里,一见到少年的面就问道:“伯言,听说义浩贤兄那里有书信送来?”
少年点了点头,把之前的书信递给了新来的少年……好吧,年纪大点的是陆逊,后面过来的这个年纪小点的是陆绩。这俩货,陆逊今年才十七,陆绩则只有十四。不过别看这俩货的年纪还小,可他们的人生际遇却使他们都早熟了许多。一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俩货则是没爹的孩子早自强。真要是把他们当成了青涩少年或乳臭未干的孩童,那就等着吃亏吧。
却见陆绩在细看过书信之后眉毛就拧到了一处:“怎么会这样?伯言,这事情果如义浩贤兄这信上所言吗?”
陆逊回应道:“尚且不知,我已差人去暗中打探了。不过我想义浩贤兄绝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且孙伯符素有虎狼之心,一但听闻曹公与袁公相恃于中原,就必会举兵谋取许都。而徐州乃是入主中原的要地,自当先取。义浩贤兄如今奉命镇抚徐州,但有战事就难免会与孙伯符有所交集。”
陆绩摇摇头:“我不像你喜欢研读那些兵书战策,用兵之事我半点都不懂。我只问你一句,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陆逊沉默了许久,最后是长叹道:“实不相瞒,我打算前往徐州,助义浩贤兄一臂之力。而且不光是我,我还希望我们能够举族迁居,离开吴地这个是非之地。”
陆绩吓了一跳,就差没跳起来指着陆逊的鼻子骂了:“你疯了啊?弃却故土而迁居他地?”
陆逊很是无奈的摇摇头道:“我没疯。公纪(陆绩的字)你好好想想,自从孙伯符席卷江东之后,我们陆氏一族的日子好过吗?旧日里叔父之死一事,就算你我没有仇怨之心,孙伯符也如同防贼一般的防着我们。其实也别说是我们了,这江东之地旧有的大姓世族,前前后后的被孙伯符杀了多少?
“再相比之下,我们的处境还不如那些大族世家,他们只要肯屈从于孙氏,或许就不会有什么大祸,可我们陆氏呢?因为叔父之仇,即便是我们愿意释仇而屈,孙氏也不会对我们放心,唯有除之以绝后患方可使其安心。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动手,一是因为孙氏立足未稳,二是因为孙氏还没找到合适的借口,三是你我尚且年幼而不足为患。可一但时日稍久,我怕我们陆氏会蒙遭夷族之祸。”
陆绩当时就没了脾气。陆康当初会让陆逊来“为之纲纪门户”,也就是当暂时的陆氏家主,不是没有其道理,陆逊对待事情可比陆绩清醒得多了。不过以当时人们那么重的乡土观念,陆绩尽管知道陆逊说得有道理,脸上却还是浮现出了不忿之意。
陆逊看看陆绩的神情,哪会不明白陆绩是怀着什么样的心理?无奈的摇了摇头,陆逊又补上了一枚重磅炸弹:“公纪你再好好的想想,义浩贤兄如今镇抚徐州,一但与孙伯策之间有何战事,我们这一支的吴郡陆氏该怎么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