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1 / 2)
来流求的这几个月里杨应麒带来的人非常顺利地深入到全岛各个领域陈正汇和他带领起来的官吏系统非但没有阻挠甚至还很配合!这些人只是很忠实地听、看、问就是现了问题也是转报陈正汇和他手下的官员由他们去矫正和处理半点也没有体现出越权、夺权的意思。
但是这些人还是让杨应麒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东西:信息!来到大流求岛一个月以后杨应麒便把岱舆县的人口情况、经济情况、治安情况、教育水平和工具水准摸清楚了;两个月以后处于岱舆各个重要岗位的官吏的性情、才能、来历他也大体知晓了;三个月以后杨应麒对这个大岛的了解便不比陈正汇差多少了。然后杨应麒便开始造册列名正式向陈正汇“要人”一一他希望能把一些闲置了或大材小用的人才调往津门任职。辽南三州在迅展中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杨应麒提出来的候补职位也都是能让人挥长处的实缺这样的诚意实在让人找不到理由来拒绝。
这一切陈正汇都非常配合。调走这一批人并不会对他在流求的行政造成多大的影响就算出现人才缺口他也可以通过向福建方面延引新的人才来填补。而且一直以来他就有一个野心:安排宋人打进汉部内部去从内部改变汉部!当初李阶北行就是他的秘密安排。现在由杨应麒公开提拔那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从杨应麒在流求提拔官吏的这一刻开始辽南和流求的官吏流动便正式化、公开化了!
当第一批南人北上并得到重用以后便会树立起一个榜样让第二批人在奉命北上时心里不存芥蒂。有了第二批就会有第三批第四批!而南人既然能北上做官将来北人自然也能南下当差。虽然南北隔着千里东海但只要有了足够的交流整个官吏体系便会日渐一日地统合起来。
这本是杨、陈两人心照不宣推动着的事情但不知怎的两人心里却都有些不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顺利呢?”杨应麒想“四哥和陈正汇都不应该是任人搓圆捏扁的人啊。”
“这样子不好么?”陈正汇也在问自己:“我一开始不就是这样想的么?”可他心里还是迟疑他的隐优倒也不是出于私心怕他引荐来的这些士人一旦融入到汉部的行政体系之中自己就再难利用私人关系来推动某些秘谋了。他担心的是他自己!离大宋的日子越久他就越不想回去了!
杨应麒来流求的时候只带来了三艘船但要离开流求的时候却得用五艘!多出来的两艘船里装的不是黄金也不是粮草更不是奇货而是一仓又一仓的的文件和书籍:文件是对流求情况的记录和搜集书籍则是从福建转购。而杨应麒带来的那批人也己经成长为熟悉大流求情况的人才了。陈正汇知道:从这一天开始大流求的财务和人事调动很难再瞒着津门总部悄悄进行。虽然杨应麒仍然赋予他很大的权力准许他自主任命官吏、调用钱财进行地方建设但这一切运作却都会在总部的监督下以汉部的名义而不是以任何人的私人名义进行尤其是在司法上流求的司法系统己经和津门全面接轨。对于这一点陈正汇领导的流求文官群体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那部新修订的《汉部新律》虽然是以汉部领导集体的名义布但总领编撰的却是他们家乡的才子李阶!汉部的新风气以及杨应麒的新思维开拓了李阶的思路而这位大宋状元的学识则让汉部的法律条文由粗放变得缜密、由浅陋走向成熟。
完颜虎催促杨应麒回去的书信一封接着一封但杨应麒却都不当回事直到一天收到林翼的密函说邓肃终于答应加入汉部成了曹广弼的参军这才心中惕然决意北归。
“唉老么啊……”送到码头时欧阳适惺惺作态地说:“我真舍不得你啊!”
杨应麒笑道:“得了吧六哥!你恨不得我走才是真的!我留在这里虽然碍不了你什么事情但我看得出你做起事情来总有些顾忌放不开。”
欧阳适道:“你怎么这么说!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在这里只会让我办起事情来更加顺畅。”
“是吗?那……那我便多留两个月吧。反正我觉得大嫂让我变粮食出来根本就是在无理取闹。”
欧阳适的口风马上就转了:“两个月?这不大好吧。虽然我很想你留下但北边现在正打仗少了你主持让杨朴总领后方大伙儿总感到不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