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 / 7)
雨后朗日,当蔚蓝的天边出现第一缕朝霞,临安城的街道巷弄陆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行人。
大周律法中有“净道”这条律令。
凡是随意弃灰者会处以金罚,按照丢出的量来计算,虽说没有体罚来的狠,但金罚无疑是让人们养成习惯的最好方法。
由此特设了街道司,加以监管各城池的卫生情况,并且募集城池里游手好闲的泼皮,或是孤独寡居的老人充当“清道夫”,专门用以维持街道的洁净。
这也算是改善城里风气的一种做法,当清道夫是有俸禄的,每月可领两千钱,而且城里的市井百姓们见了后,时不时送予他们瓜果蔬食,或是解渴凉饮,总之算得上一分体面的作工。
此时,青江坊。
一位身穿青衫子,脚踩灯草屦的男子正沿着河岸扫尘,每弯一次腰便将地上的尘物用长镵夹起,娴熟的丢入背后的竹筐之中。
此人名为周二福,身材匀称,样貌平平,家住杨武门附近的老凤祥巷弄。
名字的由来倒很简单,大哥叫作周大福,三妹叫周大生,四弟叫周生生,六弟叫周六福。
最有出息的五弟名叫周扬武,目前在县衙里高就,乃是说一不二的捕头。
这份来之不易的作工便是五弟安排的,他未读过书,此前不过是帮人务农的小工,如今也算青江坊有头有脸的人物。
忙活了半个时辰,周二福将额头上的汗水拭去,转而走进了街边的长寿面馆。
“小周来了啊。”
“阿婆,老样子。”
“好勒,二两阳春面加勺臊子。”
阿婆在襜裳上抹了一把油污,收拾好桌上的面碗,继续忙前忙后。
周二福将长镵和竹筐放在墙边,在邻近的长椅上坐下,与这位同样身穿青衫的老者招呼道:
“老赵头,昨儿在青江坊发生的大事听说了没?”
“这事儿闹得这么大,老汉我自然是听街坊邻居说了的。”赵老四慢悠悠的挑了一筷子面条,又道:“这不,街道司还让我喊几个清道夫赶早将河堤那块收拾好,据说衙门的捕快守了整整一夜,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