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清最后的希望(1 / 6)
皇帝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要跑断腿。
和珅带着工部的几个官员到处找寻还能铸炮的工匠和相关人员,但是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多少人。
之前那一波杀戮,的确是把整个大清最懂铸炮的人都给杀了,现在能找到的都是些二流子。
和珅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城内的俄罗斯人帮个忙,但是俄罗斯人都是传教士和商人,没有军事专业的人,且他们根本不想留在京师,只想尽快返回他们的祖国,躲避战乱。
他们对于长期被“囚禁”在京师俄罗斯馆十分不满,向和珅提出强烈抗议。
结果和珅双手一摊。
“城外军队正在攻城,你们要是想走,现在就可以走。”
俄罗斯人瞬间不说话了。
现在出城?
死了算谁的?
城内仅剩的洋人派不上用场,和珅只能让自己人上了,给铁给铜,所有能给的都能给。
然后根据前线见过兰芳军队大炮的士兵的描述,他们说兰芳的火炮很粗很长,那和珅就要求工匠们往长、粗的方向去铸造火炮,把火炮弄得比兰芳的还要长还要粗,这样就一定可以打得比兰芳的火炮更远,就能有效还击了。
这群工匠也是二把刀,也没学过什么数理化,不知道什么叫做火药配比,不知道什么叫做弹道学,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膛线,他们只知道照着上头的命令做。
于是他们开始埋头铸造更长更粗的火炮,造来造去发现难度很大,又要长又要粗,还要炮内壁厚实,不然容易炸膛。
倒不是说这样不行,只是这样一来的话炮的重量就特别大,到时候别说开炮了,能不能抬上城墙都是個问题。
他们找和珅询问,和珅说他们只管造,越大越粗越好,这样看上去就很威武,可以振奋士气,可以威慑敌人。
但是数量不能少,越多越好。
于是工匠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去铸炮。
在强制行政命令的要求下,他们的铸造速度也算是快,兰芳军队炮轰京师的第八天,第一门样炮就铸造出来了,重六千六百斤,长一丈二尺,一般用药十斤,用弹二十斤。
这是大清目前为止铸造的最重、最大的一门炮,铸成之时,弘历亲自前往观看,看到如此威风凛凛的大炮,十分欣喜,亲自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