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大会战与粮食战争(1 / 9)
麃公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的。
历史上,冲破魏长城,攻取卷城的,正是麃公。
史载,始皇帝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历史上麃公攻卷的时候,信陵君还没有死,所以麃公的进攻很可能是一场试探,试探魏国还会不会把信陵君放出来,结果就算是麃公攻破了魏长城,拿下了魏国重镇卷,并斩首三万,魏王仍旧没有放出信陵君。
可见,对于魏王而言,信陵君的威胁比秦国的威胁更大,王位的稳定比国土的沦丧更为重要。
言归正传,麃公虽然在竟陵打了一场败仗,但这并不妨碍他此时秦国军方第三人的身份,该有的能力水平还是有的。
哪怕是在急行军,哪怕是在秦国境内,他也放出了大量的斥候以防万一。
三国联军出魏长城的情报,很快被他得知。
这让麃公意识到,己方的情报泄露了。
麃公立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着甲、变阵。
很多人对于伏击、突袭其实有着很大的误解,以为所谓的伏击、突袭都是一方轻敌,完全没有派出斥候或者做好防御,最终导致大败,事实却并非如此。
很多古典战争时代的伏击,并不是说埋伏在敌方眼前几十米几百米的位置,对方却根本就没有发现,这其实几乎不可能!
很少有伏击战能够完美到这种程度。
更多的还是利用敌方行军过程中,呈一字长蛇阵,军队没有着重甲、主力和后勤分离、难以及时有效指挥的机会,进行突袭。
一方有甲,一方还要去后方运输车上找甲然后费事的着甲,一方已经杀过来了,另一方甲胄还没有穿好,更不用说组成军阵了,甚至被攻击一方就连大将都有可能已经被分割包围突袭致死了。
夜袭也是如此,一方兵甲俱全,一方光着屁股睡觉,打出夸张的战损比一点都不奇怪。
麃公大军就在行军之中。
二十万大军行军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绝对是漫无边际首尾无法相应。
麃公甚至连三万秦锐士都无法第一时间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