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战后经营(2 / 4)
“那可省下了一大笔钱,定海县城里面的粮食和武备几乎保存完好,咱们可以直接利用,粮食足够五千大军吃上一年的,就算分出一半来赈济百姓,也十分充裕。”张煌言如数家珍道,他在定海县城两天一夜,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清点出缴获的粮草和军备。
“就是可惜了,绿营军的军备大多达不到咱们军队的要求,大部分都只能用来训练和装备卫戍军和农兵。”
“这没什么可惜的,武备军需方面,郑鸿逵很快就会安排船只运来,那些绿营军的装备,本藩还看不上呢!”郑成功说着,突然示意张煌言来到铺着一张浙东地图的桌子前,看着地图问道:“现在定海那边情况如何?”
“龙山所,北山,施公山,还有大嵩所等地的堡垒中,都有绿营军将领派出密使和下官联系,定海后所和观海卫也同样蠢蠢欲动。若是宁波府城也被藩主攻下,那些地方的清军不是反正,便是溃逃,坚守的应该所剩无几。”张煌言自信道。
郑成功点了点头,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宁波府城的位置,又道:
“咱们军事上一定要快,政治上则可以慢一点,其他方面则是要稳,能不变的,暂时先不要变。浙东是咱们进攻江南的跳板,在北伐江南之前,江南的所有乡绅都在看着这里,政治上做错一点,将来都是要在军事上付出巨大代价的。
本藩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已经派塘马去传军令了,张名振,陈六御和钱达马上就会率兵出击,江南的清军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必定不敢再派兵南下,咱们的时间是充裕的。”
郑成功并没有任何要改变浙东地方治理模式的心思,他甚至除了“浙东行辕”的文官之外,不打算再增派官员北上,而是要大举提拔当地的乡绅。
当然,政治上的大局不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完全不变,明郑的工坊,钱庄,还有没收自清廷官员和汉奸的土地,依旧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完全服从于明郑体制,为明郑服务的管理体系。
明郑当前的实力还不允许郑成功在浙东大刀阔斧改革,他必须要先恢复实力,收复江南,取得对清廷的战略优势。其他的事情,只能是徐徐图之。
张煌言对此也早有预料,他在潮州主政那么多年,其实对于地方治理,很有心得,许多事情不是他想做,就能做的。地方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诺大一个全局呢?
所以,这些年来,他已经学会了专注于自己的本职,现在定海和宁波两战缴获了很多物资,完全足够后面大军和官府大半年的开支了,他已经十分满意。
“下官明白,下官在宁波府也算说得上话,当初求学科考之时,便有不少良师益友相助,还有许多亲朋好友,定海县城便是仰赖他们迅速安定下来的。”张煌言拱手抱拳道。
“好,本藩就知道玄着你是能干的。”郑成功笑了笑,然后又沉声道:
“这仗打得太急,城中还有许多伱的老友滞留,现在都在军情司的保护之下,你快去见见,安抚一番,城外还有许多一早听到风声,躲起来的,若是城内的人和他们联系,或许也能让他们早些回来。现在时局还是太乱了,待在外面,始终不安全。”
“是啊,虽然咱们围城很快,但是兵力不充裕,这不过一天一夜的时间,估摸着得有数百乱兵跑了,这些人要是潜伏到乡下,到处为非作歹,烧杀抢掠,那还了得?”冯澄世也在一旁应和道。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在威胁张煌言,而是在告诉对方尺度。不要说国姓爷了,就算是张煌言,对于浙东的乡绅们,也得软硬兼施。那些愿意合作的人,自然会自己投上来,但那些担心清军又要打回来,不愿意合作的,就得使点小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