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心机(1 / 3)
所以皇帝不可能让李承业以大功之望返回长安,他必须得犯一个错误,一个比谋反轻,但是比兵变重的错误。
只有在这样一个度上,他才能从容安排李家,既不令李家有成为权臣的可能,也能为新皇开路做好准备。
这个度,皇帝心里很清楚,但他可不敢保证李家父子是不是清楚。为了防止李家父子做出些可笑的蠢事,他必须将事情安排的足够巧妙,所以这里需要精确的把握住人心。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皇帝不断翻动着面前几本册子,这里面有百骑司对东都洛阳诸多官僚性格的详细描述,也有寿宁公主对李家众人的分析,以及一些来自其他谍报方面的信件。
开始他想在李承业身上想办法,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君臣合作,他深知李承业为人,忠直、精明、勇敢,却缺少了政治上的一些嗅觉,和卫国公李靖非常相似的一个人。
从他身上下手,搞不好弄巧为拙。因此皇帝将目光放到了他的两个儿子身上,首先自然是被寿宁公主评为将帅之才的李定国。
经过一些记录分析,这个人似乎对反贼和百姓抱有某种程度的同情,为人极度自律,个性刚直。虽勇猛彪悍、杀伐果决,却依旧心怀仁慈,可被称为世之英雄。
皇帝对他的个性不以为然,他不太喜欢英雄这种东西。个性自律刚直之人,往往不利于权谋掌控,并且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准则,将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的人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想来此人忠心的不过是大唐天下,而非李唐皇室。想到这里皇帝轻轻的冷笑一声,不过目光瞥到李定国几次同情流民百姓和反贼的事迹,心中渐渐升起一个方案,打算以此人为突破口。
随后,他将东都留守范衡的一张册子翻了过来,里面记载着范衡贪婪奸诈的个性,还有他一家全族尽被反贼屠杀的事迹,然后又看到此人似乎和张振有着政治上的盟友关系。
皇帝的嘴角微微勾起,拟下了一道人事调动的折子。
这样做,不愁李定国这小子不上钩。年岁不过十七,尚未及冠,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年轻人,就是好啊——
放下折子后,他闭上眼,又想起了张振这个跟随自己从太子潜邸一起成长起来的近侍。
想到他,皇帝便握紧了拳头,升起一股恨其不成钢的怒气,随后又是无可奈何。他不能杀张振,因为此人是内廷中唯一能对抗李承业的人,还有不少利用价值,可作为权力制衡的一角,轻易不能放弃。
张振战败后,个人仗着武功高强,独自脱离战场,在荥阳郊外的邪阵上方思考了三天三夜,心里面也纠结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选择返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