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52(1 / 4)
对这种解读熊廷弼的三方布防策略、阐明自己理解观点的文章,在毕自严这种经过科举考试上来的进士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他提笔一蹴而就,不带半分犹豫的。
可李汝华看完他写的文章却道:“景曾是妙笔生花啊。这文章写的很好,但还是要用白话再写一遍。”
毕自严有点儿懵。
李汝华叹气,“你知道陛下登基才行了出阁读书大礼的。之前就没怎么读过书。登基后从蒙学读起,全靠着天资聪颖勤勉努力,这几个月粗略把《四书》通读了一遍。”
原来是因为陛下看不懂自己的文章啊。
毕自严只好把自以为得意的文章,用白话又重写了一遍。李汝华看过以后递给汪应蛟。
汪应蛟是万历二年的进士,李汝华比他晚了两科。虽李汝华为尚书、是上级,也是托两京合并、汪应蛟不计较名分、真心想为朝廷做事。不然汪应蛟的资历比他老、能力不比他逊色,若要提出致仕等,也是朝廷的损失和麻烦。
所以李汝华在该尊敬前辈的时候,是很会做人的。
“潜夫兄,你再看看景曾的这白话可否?”
汪应蛟在官场浸润了快五十年,李汝华越是尊敬他,他越是奉给李汝华绝对的上级颜面。
他看过文章以后,仔细吹吹尚未全干的墨迹,发自内心说道:“茂夫仔细、虑事周全。你要是不说,我还没留意天子读折子的事情。两个多月前我给天子上的折子,就是反对熊飞白的三方布略,担心朝廷难以支出这些大笔的银两。都不知道天子是怎么看得懂的。如今听景曾的分析,若是能成事。这千二百万还是应该花用的。”
毕自严谦虚,“是晚辈不曾考量朝廷每年的入息和之处,单从熊飞白的布略去想事情了。”
李汝华接着道:“即便如此,也是景曾你眼光独到,不曾因这个计划耗费太大,先就否决了它。要是这个计划可行,却因为预算的问题被废弃了,就是咱们户部误了朝廷。”
李汝华揣着毕自严的折子兴冲冲地直奔养心殿,却被告知天子在乾清宫今儿没过来。刘时敏看着户部尚书来了,心里暗道这是什么运气啊。就这么半上午不到的功夫,来了首辅、来了刑部尚书,这又来了户部尚书。
但他只能上前把昨夜之事再说一遍。
李汝华点头赞道:“天子仁心关爱幼弟,老夫的事情也不是很着急之事。”
那也就是说还是“急事儿”喽。
刘时敏马上说道:“李尚书,咱家先把你的事儿记录下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