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课间(1 / 3)
此时传来钟声,表明下课了。
据说正谊书院有个规定,就是课堂时长是固定的,既不可提前,更不可延迟。
无论夫子是否将当天的课程内容解说透彻,只要钟声传来,必须停止讲课,让学生们好好休息。如果当天的讲课内容较多,夫子可列出相应的课题让学生们自个儿到藏书阁查阅资料。
曾经有人抗议,这样的规定瞧着像是得过且过随心所欲,实在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呢!
当时,院方高层派人出面解释,说学习本是一张一弛的事儿,若是将课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像是将弓弦拉开了,还一直拉得紧紧的,岂不是压得学生无法透气么?这与拔苗助长有何区别呢?
可是,有人抗议,引用了古语中的一句“严师出高徒”,说正谊的做法实在是放任自流,无法约束学生苦修。
正谊书院表示,身为学生,自律是本分,若是无法做到自律,还谈什么修身齐家呢?还谈什么治国啊?连自个儿都管不好,还想着管别人么?这事儿,可能么?只要细想,正常人都知道是不可能啊!
抗议一方认为正谊书院的态度实在是冥顽不灵,不是求学圣地,实则徒有虚名。
然而,正谊书院还是坚持己见,不做出让步。
嗯,这事儿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当然是有啊!
据说,此后十年,正谊书院每一年的招生人数皆是不过百。换言之,夫子先生的数量大致不变,可是,学生的数量却是大幅下降。
那十年,对正谊书院来讲,是压抑的,是愤懑的,可以说是不被世人理解。
可是,正谊书院如同东篱下的菊花,才德兼备,清高冷傲,依然执行一贯的办学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我行我素坚持原则。
然而,再过十年,恰逢风云变幻。俗语云,时势造英雄。那个时期,很多大人物轮番登台……诸如此类的事件多不胜数,欲知详情,请到藏书阁里翻阅相关的史册。
事后,有心人查询那些名人的出身,竟然发现了:他们当中,约有一半来自正谊书院。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正谊书院苦修的时期,恰好是正谊书院口碑处于谷底的年份。
嗯,就是正谊书院在那十年里培养的学生力挽狂澜。
那十年,从正谊书院走出来的学生,竟然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