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赵旦的人生路(2 / 2)
王伦等人当然称是。赵官家又想了想,手指在御案上划拉划拉,又道:“不过,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的。安南新收复之地,广南地区人口又少。传旨意给两地的经略使,都要打起精神。另外,在安南的一万驻军,本是要撤回五千的,也先留一留。至于粮食,今年湖广大丰收,反倒不成问题,让李易(安南路经略使)和刘子羽(两湖经略使加靖江节度使)交接。”
等人都退下来了,半边脸还肿着的虞允文上前请罪道:“官家,未能及时将大理内部问题搞清楚,是臣失职。”是的,这一块主要是他的责任。杨沂中的重点在西边儿,虽然杨家一直想和他认亲。
“毕竟千里之外,你也难面面俱到。吴益这些年长进了,他对大理的局势分析倒是挺透彻的,这是他的奏疏,你拿回去看一看。”赵官家一说话,冯益自然从一堆书稿中找到了赵官家要的奏疏,递给了虞允文。
“情报是永远不嫌多,更不嫌新鲜的,这点你要记住啊,不过你这一个月……还是多休息。”赵玖本来想传授一点儿后世戴老板的经验,但看着小虞探花那帅气的脸上跟半个猪八戒似的,到底没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说到底,大理小国耳。等到迁都之后,朕会让王世雄或者岳云走一趟,说来,这还真是挺惦记那无量山玉璧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琅嬛福地了?”
对于赵官家,经常说些让人不明白的话下,所有的近臣几乎都已经习惯了。虞允文和李秀之在旁都没有发言的意思——说来小李同学真是幸运,马蜂事件发生的时候,正好赶上他嫡母三周年,他请假回家祭奠去了,逃过一劫,还博得了美名。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现在的任务要比很多人都重,“守义(李秀之字),这些年经过吴扶调查,各家寺院不法之事已经很少,实在过分的就取消了青苗贷资格,朕以往都是在中秋之后举办月台大祭,今年是来不及了,就选在端阳之后吧。你去发个通知,还是老规矩,允许寺院道馆前来参加。这是朕最后一次在迁都前去告慰将士,声势要浩大一些,只要出钱多的,都允许参加。”
赵官家说着说着,语气忽然有些落寞,岳台大祭渐渐地也沦为了形式。但总归要有人记得,是那些排位上的人牺牲,才换来了如今大宋的和平发展。
李秀之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拱手称是,接着就去找太常寺交接去了。
—————
赵旦(1135—1209),北宋宗室,封淮王,宋世祖赵玖之第三子,母宪明皇后吴瑜,同母兄为宋宣宗赵昶(原名赵旭)。
赵丹从小性格顽皮,加上又是幼子。更加不受管束。曾经在建炎十六年造成了“无名亭马蜂事件”,直接导致十八名重臣受伤,迁都推迟。为此,赵旦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宋世祖之后也对他严加管教,再不给他放肆的机会。
有当时官员甚至说。宋世祖为了管住他,特地鼓励儿媳习武。但后来的淮王妃张妙确实以“悍”出名,夫妻俩留下笑话无数,赵旦终其一生未敢纳侧室。
不过,赵旦一生虽然在政治上几乎毫无作为。但却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发明家。有科学家认为世界上第一根电线就是他创造的,只是没有大面积应用。另外,赵但在航海事业上的发明创造数不胜数为。北宋一朝的商贸往来贡献良多。
赵旦调皮,但也可以正确引导。
赵官家对当外祖父接受无能 另外传奇的耶律大石已经换了新内容,请放心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