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军三线大溃退 君臣冷眼待盟友(2 / 3)
石守信命令全军开拔,只留下了二千皇帝调拨给他的原怀德军部队,其余全部杀向遂州。两州之间仅有一百五十里地。汉军第一日行军七十里,第二日刚行军不到十里地,留守果州的都虞候前来向石守信报告,蜀军攻占了果州。
石守信惊问,“有多少蜀军?”
都虞候禀告,“不少,至少一两万。”
石守信找来地图再次沉思,这路蜀军到底是哪来的?伊审征的部队?通州弃城部队?不管怎么说,都必须夺回果州,否则夹在果、遂二州之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石守信下令全军回撤。
此时,蜀国武泰军节度使周青打了一个小胜仗,歼敌、俘虏千余人,夺回了被汉军占领的果州。可是已经没有人来嘉奖周青了。蜀国大势已去。一日后,在苦撑了三十二天之后,夔州即将破城。宁江军节度使高彦俦已然知晓东城将破,夔州判官罗济劝他赶快带领数骑奔往都城。见节度使不语,又有文官规劝他,要不然降汉吧。
高彦俦摇摇头,对罗济和几个文官说道,“众将皆死,俦岂能独生。当年兵败关中、又败于成州,一败再败,陛下不忍加罪于我,将我调至夔州委派重任,为光圣指挥使、节度使。再逃回成都,有何面目再见君上?今若降汉,实在愧对皇帝陛下,更无颜见蜀中之人。何况,一家老小百余口皆在成都,岂能一人偷生,坑害全族。”
正说着,一名信使冲入大厅,急报,“东城已破,汉军攻入夔州。”
高彦俦坦然地说道,“罢了”,于是解下符印授济,整理了一下衣冠,向着成都方向跪拜,然后回到府中阁楼,纵火自焚。
节度使已死,判官罗济派了一名信使单骑回成都禀告皇帝,夔州城破,节度使高彦俦以死向皇帝陛下谢罪,判官罗济领众人向汉军投降。尽人臣,知宿命。
攻破夔州之后,邱衡令一名牙门将军带六千人镇守夔州,然后与高怀德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杀向东川第一重镇渝州。
蜀国第三封求救信到了金陵,告知大唐皇太子殿下,汉军三路并进攻打蜀国,汉军主力应该全在蜀中,万望大唐出兵相救,或者渡江攻江淮,再晚怕是就来不及了。此次如能得大唐相助、击退汉军,愿将东川开、万、忠、施、涪(fu五州之地税收送与大唐。大唐可派官员赴五州任副刺史、亲点账目。再次恳请大唐尽快出兵,不然中原虎狼之师乘势东进,唇齿皆亡。
接到求救信的江南唐国君臣既惊又怕,蜀国已经表示到了盟友再不出兵,就要灭亡的时刻了。竟然愿意拿五州的税收请唐军出兵,其危急程度可想而知。这个时候该不该出兵呢?江淮之战,唐军不仅输了领土,也输了信心和胆量。不过这一次,燕王李景达鼓起勇气,想出兵江淮,围魏救赵。毕竟,没有了蜀国,下一个就轮到大唐了。
魏岑、冯延鲁唯燕王马首是瞻,全都赞成出兵江淮夺回故土;严续表示自己是文臣对于战局不能很好把握,不过佩服燕王的决心;周宗说一切听皇太子定夺。可是林仁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出兵江淮救蜀国,等于自杀。
林仁肇认为,现在的汉国拥有同时攻打蜀国、唐国、南平和吴越四国的实力。为什么不快速统一天下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北方统一时间不长,刘承讯害怕重蹈前秦和隋朝的覆辙;二是水军数量不够,质量不佳。
现在,汉国攻蜀国。蜀国多山地,骑兵难以施展,所以汉军不会调动多少骑兵过去的。如果贸然北伐,江淮之间多为平原,大唐水军去打中原骑兵,这是非常不利的。
在长江一线布防的汉军是武宁军和归德军,听说还有一支正在训练的水师。没有迹象表明武宁军和归德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何况刘承讯还有禁军的主力。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快与南汉和留从效的往来,减少对中原盐的依赖、节省开支,训练水军,提升水军的战斗力。
林仁肇坦然地说,“当初魏大人的谋略也是蜀国被打,大唐不去救援;仅是希望万一大唐被打,蜀国能来救。现在按照既定策略,就应该袖手旁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