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章 悔教夫婿觅封侯(2 / 3)
没错,已经无限接近于火药了……
房俊没好气道“炼个屁的丹!”
虽说砒霜亦可入药,中医之中有很多以毒攻毒的方子,但常年服食朱砂、汞、硝石这些个东西,还想长生不老?
嫌死的慢吧!
不说别的,食物包装袋里的防腐剂没事儿吃几袋,你看看自己是什么反应?
那玩意的最初的主要成分就是硝石,后来发明了化学制剂,更毒……
不过转念一想,这年代的道士那就是最好的化学家啊,是不是可以弄几个道士研究硝酸汞?
旋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
现在的道士了不得,李唐皇族尊崇老子为祖先,崇慕道教,道士自带光环,轻易没人敢惹。尤其是那些懂得一点炼丹皮毛的道士,更是被视为人才中的人才,简直跟后世两弹一星元勋的待遇没什么差别,这样的牛鼻子,惹不起……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或许在研发硝酸汞的过程当中还会有预料之外的收获。
晚上,房俊赶回骊山农庄,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将玉米、土豆、地瓜、辣椒等等作物的栽种方式都记录下来。种子的培育,禾苗的管理,甚至何时栽种,如何备垄,施肥几许,需水几何……事无巨细,凭借记忆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
这一趟前往朔州,恐怕短时间之内难以回归,薛延陀人敢一反常态的冒着大雪紧逼边境,野心绝对不小,所图恐怕不仅是逼迫大唐和亲那么简单,其中是否有高句丽的影子,亦未可知。
时节不等人,这一批种子意义重大,务必使其茁壮成长,才能够繁育出足够的种子大面积的耕种,年之后确保大唐大多数的土地都能够栽种上高产的玉米、地瓜、土豆。
临行之前,这些必须要安排好的。
事实上若非李二陛下的圣旨,房俊宁可放弃所有的功勋,也要死死的守着这些种子,守住这些将养活无数汉人的希望……
好在司农寺那些官僚虽然水平低劣,倒也不算是不干正事,司农卿殷岳丝毫不懂得农耕技术,但摆的正位置,对于衙门里的技术型官员甚是优待,也很是重视骊山温棚里培育的这些种子。
大唐的农业官员虽然限于时代见识有限,但都是勤勤恳恳的好把式,只要房俊安排得妥当,各个环节没有遗漏,出现状况提前预防如何应对,大抵也并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