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三字经和百家姓!(1 / 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带着农场混大唐 ”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天,李愔来到孔颖达家中。
“殿下,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长青谷种仙粮吗?莫非是仙粮出了什么差错?”
“仙粮一切顺利,昨天已经正式移植到土中,若不出意外,再过两三月,便可一验真假。”李愔道。
孔颖达笑道:“届时,可别忘记叫上老夫。唉,说起来,你们这些皇子公主里面,我以前认为,就数你最不成材,却不想,老夫也有老眼昏花的时候。”
“先生可别这么说,我确实在经论上没有天赋,看那些经论,就跟看天书一般,倒是辜负了先生的悉心教导。”李愔道。
“老夫可不敢贪功!”孔颖达笑道。
这时,丫鬟已经端茶上来,李愔从丫鬟手中将茶盘接过来,给孔颖达倒了一杯。
孔颖达倒没觉得有什么不适,他和李愔是师生关系,便是太子李承乾,也得给他端茶倒水,这叫尊师重道。不过,这是李愔除了入蒙学的时候给他端过一杯茶之后的第二次给他倒茶,他心里很高兴。
“先生,这些日子呢,我在种植仙粮之余,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李愔道。
“说下去。”
“圣人之言传至今日,我们后人不敢忘,但是,能否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人更容易接受这些呢?”
“继续说下去!”孔颖达脸上的笑容已经收敛。
“我思来想去,发现学习这种事情,只能循序渐进。”李愔道。
“你能想到这一点非常好。”孔颖达道。
“但是,想要循序渐进,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就如这盖房子,若是基础没打好,盖的越高,反倒是倒塌的越快。而蒙学,便是打基础的最好时候。说句对圣人大不敬的话,圣人的《论语》,所讲述的道理乃是大道理,每每能发人深省,但是,强迫孩童去理解这些大道理,这却有些不妥。去告诉一个孩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童能懂吗?孩童们都讨厌读书,又怎么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给孩童讲家国天下,他们懂什么是家,什么是国,什么是天下吗?没错,《论语》可以教给人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孩童听不懂这些道理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教给孩童一些他们能够听的懂的道理?”
李愔话落,孔颖达陷入了深思,李愔的道理摆的清楚明白,他也清楚李愔的意思,但是,他是圣人之后,《论语》是他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已经有《千字文》这种蒙学读物,但孔颖达并没有采用,依然是从《论语》教起。
其实,并不止孔颖达如此,《千字文》虽然已经诞生百年,但要说真正流传起来,还得是中唐时期,明清才彻底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