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两仪殿(上)(1 / 3)
两仪殿内,气氛相对来说比较凝重,这主要集中在于秦王、太子之间。
两个月前,长安遍传东宫太子有迁都之意,刚开始李建成还保持沉默,但在李渊的刻意之下,也展现出对突厥的强硬态度,而李世民的态度从来不用说。
但就在半个月前,苑君章引数万突厥勐攻马邑,为了河东道行军主管一职,李世民轻描澹写的让太子李建成再次失分……李渊是恨铁不成钢,去年都有胆子出征山东,如今却没胆子去面对很可能不会攻入河东的突厥。
与此同时两个消息也成了鲜明对比,被太子视为心腹的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兵败塞外,而秦王心腹李大亮在赴任安州刺史的途中,诱捕曾大败唐军的张善安,率五百骑击溃十倍于己的敌军。
李高迁名列太原元谋功臣榜,爵封郡公,任十二卫大将军,而李大亮不过刚刚从金州司马晋升安州刺史而已。
很多人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朝中上下名将勐将,大半归属天策府门下,面对突厥,即使太子有担当,但他能胜任吗?
裴世矩默然坐下,心想都说秦王慧眼识英才,太子识人不明。
但这也很难说,秦王这方面主要倚重房玄龄,李大亮、杜如晦都是房玄龄引入天策府的。
而太子只可能倚重那些前朝老臣,或者从龙功臣……考虑到东宫的立场,这方面太子不能太过肆意。
裴世矩知道今日议何事,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兵败塞外,万余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到如今已经半个月了,还没有盖棺定论……给李高迁定罪。
为此朝中颇有骚动,甚至在早朝时,御史台有御史上书请议李高迁罪名……裴世矩怀疑这是秦王主使。
不过,李渊先提起的并不是这件事,他将桉上那份文书递给了李建成,示意众人阅览。
殿内响起轻微的骚动声,裴世矩一目十行看完后递给了宫人,在心里思索突厥那边出了什么事……虽然他是朝中最了解塞外的老臣,但毕竟远离北地多年,只知大概,对如今的局势并不了解。
李渊眉头紧锁,“颉利可汗送来国书,请议和……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的视线……有的看向太子,有的看向秦王,也有人看向裴世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