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难(2 / 4)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谢二虎非常清楚,明军真准备好玩命,他手下的蒙古兵挡不住,胜利的唯一机会,不是寄望于明军的援军永远都到不了,而是趁他们没做好准备,就围住撞死。
几乎仅停顿了短短一瞬,被军旗簇拥的谢二虎挥手向前,身侧侍立卫兵将鸣镝射向天空,尖戾的响箭声里,一支支马队轰踏而起,向曹文诏的军阵三面俱撞。
一时间羽箭飞射,西、南、东三面的一支支蒙古马队各司其职,使出浑身解数。
在每个方向,都有三支马队组成驰射掠阵、冲击阵脚的轻骑队,循环往复;六支马队下马,组成两个三批次的步兵冲阵、准备、预备;还有三支马队挎精骑、披重铠、挟长杆,准备进行最终破阵的撞击马队。
明军的反应并不迅速,或者说曹文诏也打算让士兵迅速反击,他只是让田字格内部的骑兵做好准备,给坐骑披上半具装的马甲。
方阵的目的不是站着不动挨打,毕竟两军商量约定会战时间地点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多遭遇战是无法以战线展开的形态开始,在遭遇战中尽可能避免战线展开时遭遇损失的方式,就是方阵。
只不过战场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公平的,很多军队根本无法坚持到展开战线的那一步,在结成方阵之前就被击溃了。
这东西类似格斗中的抱架,抱架和阵型目的一样,都在不知道对手使用什么样的攻击手段之前,尽可能以一种攻防兼备的形态避免自己被一拳干翻或一击即溃。
先接招,再出招。
如潮涌来的蒙古骑兵一阵又一阵逼近、驰射、兜转,曹文诏的军阵三面略有骚动,但阵形没乱。
对军中大量来自宁夏与甘肃的士兵来说,蒙古马队的驰射并不新鲜,他们身上的布面铁甲与钵胄能防御多数飞来箭矢。
至于骚动,不是因为军中新兵,恰恰是军中老兵对这帮隶属于元帅府的蒙古兵感到新奇……居然用得起钢铁锻打箭头!
他们正奋力催促军阵里的蒙古士兵,让他们也别藏着掖着,赶紧升级到铁器时代。
实际上曹文诏的蒙古兵不少人还在使用石箭头或铸铁箭头射击呢。
对夷丁骑兵来说,凉州卫发下来的锻打箭头留着打猎不香吗?干嘛要拿来射人呐,射人一箭没射死,他把你的箭都带走了;打猎就不一样了,没有铠甲,猎物是一准儿死。
明军在三面张弓搭箭,三眼铳与长矛、刀盾手组成的阵线牢不可破,眼看游骑牧兵的袭扰不能奏效,一列列下马的游牧步兵驱赶驽马遮蔽铅子,行阵压上,准备短兵相接。
曹文诏也准备短兵相接了。
只不过他的出动方向不是正面,而是三面合围之后的第四面,正北方向没有参与战斗的那一面。
那本是蒙古骑兵留给他们溃逃的方向,也就是围三阙一里的一,但当曹文诏的令旗招展,北面横队从中间破开,披挂的马队出阵,军阵成了甴的形状。
然后鱼贯而出马队兵分两路,带着步队向东西两侧展开,以骑兵形成巨大宽度。
这可就要了命了,谁也受不了侧翼背袭,更何况这是一群人披铁甲钵胄、马挂半甲的半具装骑兵,震慑力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