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秣马厉兵(2 / 4)
统制公摇头晃脑,引经据典道:“陛下此言,便是妇人之仁。想我朝鲜世代偏居一隅之地,与中国相邻,如何能在亿兆人口、国力强盛的大国旁边幸存?靠的就是这随机应变、改弦更张之道,远的不说,平安道北部的铁岭卫,原先是元朝辖土,明国接手后,对此地鞭长莫及,加上永乐皇帝靖难之役,无暇东顾,铁岭卫便被我国管辖,后来木已成舟,宣宗不得不承认,你们现在占据的铁岭,其实是后来明国在辽东设置的,根本不是原先那个铁岭啊。”
李舜义最后总结道:
“这就是我们小国的存活之道啊。”
杜度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他知道,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制衡朝鲜,在辽东与朝鲜平安道附近设置了建州卫,也就是现在大清祖宗们居住的老家。
杜度当然不知道,千百年来,倭国的国土面积“吞吞吐吐”,时大时小,除了占有冲绳和琉球,最终无甚大变化;相比之下,三韩之人从最开始龟缩半岛东南一角到明初觊觎东北,其巧取豪夺之能力简直让日本人都要汗颜。
“统制公,粮草正在路上,还需等候几日,我军粮草亦是匮乏,所以你们可以继续去劫掠沈阳周边。”
杜度越发觉得这个贪得无厌的朝鲜人可恶,只想尽快打发走此人。
“粮草还请皇帝陛下催一催,老夫这次来,是要汇报重要军情。”
杜度不耐烦摇摇头,他虽生性隐忍,然而骨子里还是有通古斯人的爆脾气,听李舜义一番唠唠叨叨,早压了一肚子火。
“说!”
李舜义感觉到杜度的怒气,不敢再啰嗦,直截了当道:
“崇祯皇帝朱由校一直被刘招孙关押在济州岛,驻朝齐军仓皇逃窜,不及将朱由校带走,现在此人就在我们手中,还有一个康光绪。”
杜度一双小眼睛眯缝成线,闪烁着充满智慧的光芒。这个明国的皇帝原来还没有死,杜度一直以为他被刘招孙杀了,现在留下他,将来还有用处,等大清灭了齐国,入关南下,可以用他来威胁南蛮子朝廷。
“人现在在何处?”
李舜义连忙回道:“在宽甸。”
“这个康光绪又是谁?”
“回陛下,此人是贼人康应乾的独子,因罪被发配宁古塔,不知怎么最后被送到了宽甸,城破时,被老夫擒获了,现在和崇祯皇帝关押在一起。”
“独子?”杜度抚弄鼠须,小眼睛再次闪烁光芒,小声嘀咕起来,“原来康应乾还有个儿子,我在开原三年多,从来没听人说过啊。”
“是他亲生儿子吗?”
“千真万确,找过他身边好几个人都问了,他自己也承认,确定无误。”